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千亿并购案敲定!全球并购狂潮下AI成焦点,模拟企业抱团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千亿并购案敲定!全球并购狂潮下AI成焦点,模拟企业抱团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6月9日晚间,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双双公告披露换股吸收合并预案。公告显示,本次吸收合并方海光信息的换股价格为143.46元/股,被吸收合并方中科曙光的换股价格为79.26元/股。

此次交易不仅是A股首例“子吞母”式并购案例,也是国内芯片领域最大规模并购交易之一。这起标志性事件,将成为2025年全球并购浪潮中的最新注脚。
千亿并购案敲定!全球并购狂潮下AI成焦点,模拟企业抱团  第1张

今年以来,国际和国内半导体行业并购案例频现,电子发烧友网统计了今年AI领域、芯片领域的并购事件,包括并购英国Alphawave公司、收购Unther AI;国内除了有海光信息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国科微收购中芯宁波、南芯收购昇生微、晶丰明源收购易冲科技、杰华特收购天易合芯等。

AI行业和模拟芯片行业的并购事件有哪些特点,国内模拟芯片行业接下来又有呈现哪些发展趋势?

全球并购潮涌:AI巨头的算力竞赛与模拟公司的产业链整合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的并购消息早在5月25日就有相关公告发布,此次双方公开了具体方案。公告显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中,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海光信息拟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为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的成交金额,为1159.67亿元。

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海光信息将承继及承接中科曙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海光信息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和海光协处理器(U),面向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存储设备等应用领域。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海光信息占据国内服务器CPU市场53.6%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占据GP市场约30%的市占率,排名第二。

中科曙光是国内高端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企业,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并布局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就在今年2月,中科曙光宣布公司曙光存储集中式全闪FlashNexus登顶SPC-1基准测评,成为全球第一。

双方在5月26 日停牌,停牌前,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总市值分别为3164亿元、906亿元。进行换股吸收合并交易后,海光信息的总市值预计会突破4000亿元,届时将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公司。

此外,国际大厂高通、AMD也在今年发起了并购。

6月9日,高通宣布将以约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2亿元)收购英国半导体上市公司Alphawave。Alphawave专注于授权高速连接芯片设计,产品覆盖数据中心、AI、无线基础设施、数据网络等领域。

AMD则是在近期完成了三次收购,分别是加拿大AI推理芯片公司Untether AI、专注于开发支持AI 推理的应用程序的初创公司Brium、硅光子芯片开发商Enosemi。从被收购方可以看到,AMD正在加速布局AI行业的不同技术路径,补齐自身在AI推理、光子计算等方面的短板,进一步强化其在AI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力。

2025年半导体行业的并购地图上,模拟行业也是动态频频。

今年1月21日,南芯科技发布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珠海昇生微100%股权,交易对价合计不超过1.6亿元。在4月29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南芯科技表示公司已完成对珠海昇生微收购交易,后续将持续推进双方的并购融合。

4月24日,晶丰明源宣布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易冲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价格为32.83亿元。这两家都属于模拟及混合芯片设计企业,且双方都未实现盈利,2024年晶丰明源、易冲科技分别亏损达3305.13万元、5亿元。

5月20日,杰华特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和全资子公司杰瓦特微电子计划拟以合计3.19亿元,直接和间接收购天易合芯合计40.89%股权的股东权益,并实际控制天易合芯合计41.31%的股权。

业务协同重构:补齐AI技术短板

从上述并购案例来看,AI领域的企业与国内模拟芯片行业的战略布局呈现出相同的目标: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扩大自身优势。但是从整个产业来看,由于AI行业与模拟芯片行业在技术特性、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因此具体看两个行业在并购策略和目标的具体体现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I作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专业性,尤其是在核心、芯片架构、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

例如高通收购Alphawave,正是看中了其高速连接芯片设计的核心优势,能够帮助高通的AI芯片提升数据传输速率的表现,能够满足当今高带宽、低延迟应用场景的严苛要求,特别是数据中心和5G网络等应用领域,而这也是高通的主要战场之一。AMD也通过三项收购,快速获得AI推理芯片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而海光信息的并购,将进一步帮助海光信息形成覆盖“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算力服务”的全产业链闭环。海光信息在公告中指出,“本次交易将使得海光信息在目前的高端处理器业务基础上,延展了与高端处理器紧密配套的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业务,增强海光信息高端处理器与计算系统间的技术和应用协同,也实现从高端芯片设计到高端计算机整机、系统的闭环布局。”

国际巨头通过并购快速补齐技术短板,形成技术护城河。通过技术整合,未来全球AI芯片市场将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头部企业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而国内AI行业中,海光信息的并购作为国内芯片产业最受关注的事件,业内人士将其视为中国算力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根据集邦咨询的预测,到2025年,国产AI芯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预计将达到40%,这一增长趋势表明国产AI芯片将与进口芯片在市场上形成旗鼓相当的竞争局面。随着国产AI芯片厂商正在迅速崛起,将逐渐缩小与国际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方面。


国内模拟芯片行业“聚沙成塔”

当前与AI芯片行业的并购不同,模拟芯片行业呈现出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分散的竞争格局,模拟芯片企业的并购呈现“聚沙成塔”的特征。以、等国际大厂的成长路径来看,这些企业往往通过持续的战略性并购,逐步扩展产品线和技术覆盖范围,实现从单一品类的芯片供应商向综合性、平台型企业的转型。构建起更加完整和多元的业务生态,由此增强企业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南芯科技、晶丰明源、杰华特收购的公司均具备一定的模拟芯片相关技术,例如南芯科技收购的昇生微是拥有数模混合设计能力、CPU设计实现能力,致力于 CPU架构产品的开发,南芯科技表示,“昇生微与南芯科技的价值观高度契合,在、数字芯片领域具备比较强的能力,其产品路线与公司现有业务路线具有良好的匹配度。”

杰华特是一家以虚拟IDM为经营模式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天易合芯则专注于高性能芯片和模拟芯片。杰华特认为双方晶圆代工厂高度重合,能够借助供应链协同效应降低成本,芯片能够与信号链芯片业务形成互补。

针对并购后的布局,南芯科技表示,在整合方面,公司将首先在业务端和供应链层面为昇生微赋能,双方在诸多方面能够形成互补,有利于 提升其运营效率。在产品层面,公司的方面的能力将赋 能昇生微。TWS业务只是一个领域,后续还将拓展至更多端 侧产品领域,还包括汽车、工业等领域的业务机会。


小结:

在政策、技术与资本多重驱动下,一场重塑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并购浪潮席卷全球。随着高通、海光信息、南芯科技等一系列标志性并购项目的相继落地,半导体行业的竞争逻辑正从单一技术转向生态体系较量。

在这场产业进化中,平台型公司与垂直整合巨头将成为主导力量。国际巨头通过并购补强技术短板,国内模拟芯片企业则通过“聚沙成塔”向平台化演进。与此同时,在“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利好政策下,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整合机遇期。行业迎来整合窗口期,并购成为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