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若干年前,VO笔记本曾是“高逼格”的代名词,在机场车站或是星巴克,轻轻的拿出VAIO笔记本便会吸引众人羡慕的目光,在仍是SONY旗下子的时代,凭借时尚的外观、卓越的设计和出色的性能表现,VAIO笔记本有过灿烂的历史,备受中国用户青睐,也积累起良好的用户口碑。
所有的美好在三年前戛然而止,断臂求生的索尼剥离了VAIO品牌业务,VAIO以独立品牌形式存在,也无奈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当时国内媒体叹惋、用户不舍,因为这样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品牌承载了太多人的美好记忆。
虽然独立之后的VAIO仍然推出了不少笔记本电脑产品,甚至还进入了领域,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它却始终缺席。

昨日,索尼终于为VAIO召开了主题为“VAIO本能,血脉回归 ”的发布会,发布会上,。
VAIO回归中国市场带回来了两款系列的笔记本,分别是Z系和S13系列。
目前Z系已经在京东正式开售,S13系列也开启了预约模式。发烧友也为大家带来了VAIO Z系列笔记本的图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
那么,作为VAIO重新抢滩中国轻薄本市场的“排头兵”,这两款新品的市场前景又如何呢?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的PC产品出货量60.5万部,同比下降3.3%,这也是连续第11个季度下滑。另外据IDC分析造成数据下滑的原因除了消费购买力依然疲软外,S等核心零部件供货不足也是造成数据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中国的PC市场正在面临需求放缓以及高库存等问题,处在一个低谷期。
那么VAIO为何在这个时间点要向较差的市场拓展?VAIO独立运营后除了重新优化了产品线外着重进行的就是渠道建设。由于索尼仍然占有VAIO的5%股份,所以在日本本土VAIO仍然使用索尼的渠道占领市场。此外VAIO也在近三年着重搭建海外渠道,截止到目前,VAIO已进入了美国、巴西、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美洲市场。而中国是 VAIO 即将进入的第6个海外市场。
虽然PC市场整体持续低迷,但细分市场还是大有潜力可挖。在过去的两年当中,随着惠普、戴尔、联想、华硕等老牌的发力,同时再加上低功耗平台性能的大幅度、持续性提升,使得便携型笔记本电脑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根据Z互联网调研2017年Q1的数据显示,轻薄本占据用户关注度高达38.5%,远远领先其他品类,同时中高端级别产品成为“热宠”。或许正是这片再生“蓝海”,让VAIO更加坚定了重拾中国市场的决心,力求凭借强大的轻薄本技术优势闯出一片天地。而VAIO Z与VAIO S13只是敲门砖而已。
VAIO Z与VAIO S13两款新品均是轻薄系列的代表产品,在脱离索尼单打独斗之后,VAIO对索尼时代庞杂的生产线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代表高端的Z系列和中端的S系列就是调整后的幸存者。选择这两型产品,很明显表现出VAIO对中国市场热捧轻薄本的一种迎合。
Z系列作为目前VAIO的高端旗舰产品,采用了VAIO自主研发的ZENGINE(Z引擎),使用技术的Z系列笔记本电脑在确保性能的同时,还能将风扇噪音大幅降低。该系列在京东上的售价也可谓“艺高人胆大”,13288元的预售价充分体现了VAIO对自己产品的自信。
VAIO发布两款新品
除了Z系列,此次VAIO归来带来VAIO S13,该系列更多地强调便携性和扩展性,采用了独特的“六棱贝”设计和静音键盘。这两个系列也是目前VAIO的主力产品系列。
单从VAIO带来的这两款新品来看,售价达到1万3千多的笔记本单从配置上就输了友商一大截,在2017年下半年的时间里,不配上第七代的酷睿KabyLake就算了,而其它的配置在同等价位中同样是难以形成竞争力。这又如何同微软的Suebook和苹果的MacBook相抗衡?
现今中国市场也早已不再是追求原产地组装那种初级市场需求,转而进入理性消费时代。如果还在打着Made in Japan的这样的信仰和情怀去卖高价,结果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傲娇的VAIO并不打算打开线下渠道,而是选择直接在京东进行销售,当然如此信仰满满的机型并不会落入俗人之手,VAIO在首批次只打算生产150台VAIO Z机型,并且会在日本安昙野工厂进行组装后才进口至国内。再加上云母石零差错触摸板、铝合金顶盖和掌托以及碳纤维机底这样的配置,让你抚摸起来还能嗅出些许数年前那来自大法的味道,所以VAIO觉得自己还是那么高贵。
这几年国内PC市场越来越注重细分市场,游戏、商务办公、移动便携等等,越来越多的行业细分产品逐满足着用户的需求,厂商也越来越看重细分领域的产品需求来指导自己的产业升级。想拿情怀让消费者买单,至少在中国市场很难行得通。
在VAIO退出的这几年,中国的高端笔记本市场大多数被欧美品牌占领,苹果、戴尔、微软等国际大厂商发展迅猛,跨界而来的华为、小米产品线也在逐步壮大。重新回归的VAIO要想夺回阵地,情怀靠不住,产品质量和服务才是硬道理。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