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科技未来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版本及支持周期的综合说明,结合了当前(2025年8月)的官方信息和技术文档:一、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11‌最新版本为24H2(22631.3447),支持周期至2026年10月‌需注意:Windows 10 21H2版本已于2023年6月终止服务,22H2版本为当前唯一支持的Windows 10分支‌Windows 10‌22H2版本(19045.6218)将持续获得安全更新至2025年10月‌微软推荐用户升级至Windows 11以获得长期支持‌Windows 7/8/8.1‌均已停止官方支持:Windows 7于2020年终止,Windows 8.1于2023年1月终止安全更新二、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22‌基于Windows 10 21H2内核开发,支持周期长达10年(至2032年)‌默认启用经典菜单栏,强化硬件信任层等安全功能‌Windows Server 2012/2012 R2‌主流支持已结束,仅企业版可通过扩展支持计划获取补丁(至2023年10月)‌三、版本选择建议 企业用户‌:推荐Windows Server 2022或Windows 11专业版个人用户‌:建议升级至Windows 11 24H2版本老旧设备‌:Windows 10 22H2仍可短期使用,但需注意2025年10月的终止支持日期‌如需具体版本的下载或安装指导,可参考微软官方文档或MSDN系统库资源‌。

  笔记本电脑的固态硬盘应该怎么选?相信大家在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候经常会觉得自己的电脑内存不够使用,而这个时候需要自己升级硬盘,而笔记本升级硬盘基本上都是选择固态硬盘,那么到底怎么选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笔记本电脑的固态硬盘应该怎么选?  第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地了解一下固态硬盘的分类:

  例:512GB M.2 NVMe™ PCIe® 3.0 SSD

笔记本电脑的固态硬盘应该怎么选?  第2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般我们在选购时看到这一串数字基本已经懵了,但如果将它拆开来看,我们大概就能知道固态硬盘的一些基础类型了。

  硬盘容量:512GB

  物理接口:M.2

  上层协议:NVMe

  传输协议:PCI-E 3.0

  综上,我们会发现,其实选择固态的时候,主要看“容量”、“接口”、“协议”这几个参数,另外只要再加入一条平时我们经常提到的“储存颗粒类型”就可以了。

  其中“容量”这个很好理解,兄弟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就可以了,我们也不做什么深入的探讨。

  但是不同类型的“接口”、“协议”和“储存颗粒”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目前主流的笔记本固态主要是以下三种组合:

  1、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

  2、AHCI协议的M.2接口固态

  3、支持AHCI协议的SATA接口固态

  我建议兄弟们想入手的话,应该首选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其次是AHCI协议的M.2接口固态,最后才是只支持AHCI协议的SATA接口固态。其实原因很简单,看速度!

  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不但体积小,在同等条件下速度还是三者中最快的!AHCI协议的M.2接口固态体积和外形都跟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基本相同(两者只能通过接口处的凹槽进行分辨),但速度则稍微慢于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而只支持AHCI协议的SATA接口固态,不但体积是三者中最大的,速度也是最慢的。他之所以能活到现在而不被淘汰,可能是因为它对于一些只有SATA接口的老电脑来说是升级的唯一选择吧。

  “储存颗粒类型”的话,主要分为SLC、MLC、TLC和QLC。SLC主要应用在企业级高端产品,MLC则多用于家用级高端产品(当然,MLC也是有消费级)。但由于两者的成本较高,因此在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TLC和QLC了。

  TLC的成本低,P/E寿命长,容量大,理论擦写次数约1000-3000次,是我认为最好的闪存颗粒类型了。至于QLC嘛……存储密度比TLC更高,成本也比TLC更低,但为什么总是被“唾弃”呢?因为它的P/E寿命短,理论擦写次数也仅有可怜的150次。虽然它可能会成为未来大容量储存的主流产品,但现在来说是真的不耐用。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预算充足,直接上NVMe协议、M.2接口的TLC固态比较好;如果有限的话,AHCI协议、M.2接口的TLC固态也不错。但如果你的老电脑只有SATA接口,那就算你是成年人,也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