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个人与音频结缘从声霸卡来算已经有25个年头了,从早期的SoundBlaster 16发展到现在,声卡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惨淡。在如今这个崇尚高集成度的时代,声卡在各类中或是偏居一隅或是难觅踪迹,人们对高保真音乐的追求似乎在快速淡化,但如果我们仔细探究的话,其实依然能够在“玄学”爱好者的音频播放器中看到曾经的影子,并且音乐的快速发展也在提醒市场,其实大众对高品质的音乐回放依然抱有很高的期待。那么我们每天工作娱乐都会用到的笔记本电脑,它在Hifi领域的表现又是如何的呢?如果感兴趣请往下看。
如果我们从笔记本电脑这一的本质来看,作为台式电脑小型化、便携化的产物,笔记本并不充裕的空间和全能型的定位都注定它很难在基本功能之外有更高的追求。而高保真音频对于空间、、屏蔽措施等方面却都有较高的要求,显然是与笔记本的发展纲领不符的。
从笔记本产品进入大众消费者视野开始,笔记本在音频方面能够提供给用户的就是一对扬声器以及一个3.5mm(还可能有麦克风等等),但因为空间的限制,笔记本的扬声器普遍只有2W甚至更小的功率,狭小的腔体也同样限制了声音的表现,甚至有一些安装有低音炮的笔记本还会出现低频掩盖中高频的尴尬情况。

某游戏本的扬声器,体积在笔记本中已经出类拔萃

高品质音乐回放对于物理空间的硬性需要令一些对此有着高追求的另辟蹊径,比如华硕曾在2010年推出型号为NX90的高端笔记本,这款笔记本拥有B&o的双32mm直径大尺寸扬声器,并拥有大体积腔体和独立(时间有点久没能考证具体型号),其外放音频表现就算放到现在可能也是首屈一指的。但额外的体积和重量毕竟不符合笔记本的发展趋势,这种昙花一现的产品很快就淹没在历史长流里了。
惊艳一时却快速谢幕的华硕NX90
既然很难在物理方面有效改善笔记本的外放音质,那么从软件发面发力自然成了厂商们的不二之选。无论你是否关注笔记本,想必你都会发现在笔记本腕托的部位会出现一些“玄学”类标志,比如THX、SoundBlaster、xas Instruments等,而小喇叭边上也会出现ONKYO(安桥)、Dynaudio(丹拿)、JBL、Harman/Kardon(哈曼卡顿)、B&o、AKG甚至被黑惨的Beats等“玄学”大厂的LOGO。这些音效认证以及扬声器认证说明这些笔记本的小喇叭经过专业调校,并且拥有专用的音效软件来帮助改善输出效果,不过因为扬声器本身的硬实力不太足,软件方面的改善往往也并不太理想。
部分高端游戏本上面玄学贴纸数量非常多
到最后,外放效果终究要取决于硬实力,除非未来能够出现扬声器的革命性进步,不然还是只有增加体积才能显著改善外放音质。但我也想吐槽一句,既然都做到这样了,为何不外接一对书架音箱呢?!
近日于大陆上市的VO Z系列笔记本,扬声器腔体比较大
与其在笔记本内部挣扎,外接其实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出路。与笔记本外接鼠标、键盘和显示器相同,笔记本接驳音箱也非常简单,或许把笔记本插满外接设备是一个新时代的好选择。
立竿见影的外放音质解决办法
那么说完外放扬声器,我们再来简单聊聊解码和放大等部分吧。
前面我们说到,独立声卡曾经在十几二十年前红极一时,那时组装一台电脑的话购买一块声卡就如同现在购买一块显卡一样必要,尤其是创新的声霸卡系列堪称横扫整个声卡界,地位相比显卡中的NVIDIA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随着技术发展,集成声卡快速进入人们的视线,廉价且能基本满足日常应用的集成声卡开始迅速蚕食独立声卡的市场,“小螃蟹”标志开始出现在几乎所有电脑的主板上,而独立声卡则开始一蹶不振。
带有“小螃蟹”图案的ALC892集成
不过市场永远会出现勇士,其中比较有名的产品依然是出自我们亲爱的华硕,它勇敢的出来咬了口“螃蟹”。华硕于2009年推出了Xonar Essence STX独立声卡,这款声卡因其屏蔽罩印有古风的老虎图案而被发烧友称为“老虎卡”,这款声卡在当时可谓名噪一时,后来华硕在独立声卡方面也推出过多款产品,但终究比较小众,未能改变集成声卡称霸的大趋势。
华硕“老虎卡”Xonar Essence STX
那么话又说回笔记本,由于集成声卡小体积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几乎所有笔记本都是使用集成声卡。集成声卡通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在与功能方面其实已经比较优秀,无论高采样率还是7.1声道音频都能够胜任,并且大部分高端游戏笔记本针对这一特点都带有多达四个音频输出接口,多声道输出与光纤输出等功能都能够实现。可是由于普通用户对此并不了解也缺少这类需要,厂商也没有相关宣传和功能适配,我们基本从来也不会用到相关的功能。
某游戏本侧面的音频接口
那么笔记本能不能追求Hifi音质呢?答案是可以的。毕竟高端的笔记本产品内部空间相对非常充裕,划分相对独立的空间来安放音频类是能够做到的,这一方面的阻力其实还是来自于市场需要,毕竟当前的笔记本市场与Hifi靠的比较远。不过螃蟹还是有人站出来咬了,比如在游戏本领域叱诧风云的微星,在其顶级产品中就加入了独立的音频模块。
微星GT80S内部的SABRE HiFi模块 这款产品基于CM6631A芯片,使用ES 9018K2M解码与两颗OPA 1612A运放。虽然对这些具体的元器件不太熟悉,但关注手机的童鞋可能知道9018K2M被大量用于音乐手机,它作为ES 9018的低功耗版DAC芯片,在参数上已经拥有比较可观的指标,而运放和外围电路设计也绝不是应付了事,这个“玄学”小盒子至少在指标上是绝不会输给音乐手机的,取代低端的解码放大一体机绝对没有问题。
SABRE HiFi模块的部分电路板
在音频领域,我们已经能看到具有设计实力的老牌厂商开始发力,虽然市场反响平平,但我认为在当前这个拼不同比特点的时代正需要这些未被重视的东西被发掘,当这些东西在未来能够下探到主流价位时,相信市场会乐于接受。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是音频还是其它方面的改善与进步都是福利,而厂商也能够从中获得利润,这种两全其美正该是我们追求的。
创新SoundBlaster 16声卡
最后纪念一下曾经的经典。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