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5000台量产!Optimus单机成本暴跌70%?特斯拉机器人带来新震撼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5000台量产!Optimus单机成本暴跌70%?特斯拉机器人带来新震撼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电子发烧友原创 章鹰

近日,CEO 埃隆·马斯克近日在X动态中宣布:“备受期待的擎天柱(Opmus)将于今年正式开启试生产阶段,我们今年希望制造5000台Optimus机器人,从技术上讲,我们的目标是生产足够的零件来制造1万台或1.2万台,但它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我们能生产5000台就成功了。”
5000台量产!Optimus单机成本暴跌70%?特斯拉机器人带来新震撼  第1张
据马斯克透露,Optimus 试产线良品率 91.7%,单一成本正式跌破2万美元。这个价格比2023年原型机7万美元的造价暴跌71.4%,甚至低于中国某车企流水线工人的五年人力成本总和。特斯拉还计划在 2026 年将Optimus 产量大幅提升,该公司的目标是明年生产5万台。

特斯拉Optimus Gen 3展示领先技术和产品优势

2023年以来,在技术、、和大模型的加持下,机器人加速到来,人形机器人就是其代表。以sla为例,2022年10月,Tesla在 Day上发布Optimus;2023年12月,Tesla发布Optimus Gen 2。2024年在10月份发布会上Optimus Gen 3现身,马斯克当时就预计2025年将有上千台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工作。

Optimus Gen 3 代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飞跃。作为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系列,与前代产品相比,它的设计、功能和价格都得到了改进。以前,机器人无法完成接网球、打篮球或执行精细作等任务。但是,凭借灵巧手关节的22个自由度,Optimus Gen 3重新定义了机器人技术的界限,允许快速而精确的运动。此外,与接收自动软件更新的不同,Optimus Gen 3还将自我更新以改进其功能。这些更新将帮助 Optimus 以近乎完美的准确性执行清洁、整理甚至照顾宠物等任务,而无需手动重新。

Optimus Gen3比较前代有明显改进:一是走路没有椎间盘压迫,人机交互、运动流畅性、操作都比原来有大幅度的提升;二是Optimus Gen3,手的关节变成22个自由度,人的手是27个自由度,基本上可以像人一样,拿起一个25磅的电池盒,这是革命性参数的突破。三、步行速度:10到12公里每小时,人脸识别和命令理解准确率提升到99.7%,电池寿命比上一代延长40%,与特斯拉的生态系统(从电动汽车到太阳能系统)无缝集成。
5000台量产!Optimus单机成本暴跌70%?特斯拉机器人带来新震撼  第2张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表示,特斯拉Optimus产品开启人形机器人新时代。特斯拉全面推进Optimus产品的迭代和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据悉,2024年之后中国小鹏发布全新的AI人形机器人Iron,宇树推出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智元机器人发布灵犀X2,接近50多家企业涌入,引发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热潮。

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构成,特斯拉Optimus Gen 3降本途径解析

据悉,人形机器人的成本主要由硬件、软件和研发投入构成,硬件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0%,其中、减速器、传感器是成本大项。据Macquarie Research在2023年发布的成本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总成本约5万美元,端到端AI软件大脑、传感器及芯片、及各需1万美元,电池和电池需要2000美元,惯性测量单元和扭矩传感器需5000美元,精密减速器约8000美元。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表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短期堵点在于技术,长期堵点在于成本。过去一两年,人形机器人的成本下降比较快,特别是供应链企业加入,我们调研当中发现不少玩家表示,当人形机器人的出货达到千台量产级别时,硬件报告的成本可以降低50%,千台级产量将会是第一道坎。

5000台量产!Optimus单机成本暴跌70%?特斯拉机器人带来新震撼  第3张
图: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成本结构图 电子发烧友拍摄


特斯拉Optimus 机器人正在以先进的技术进步超越竞争对手,但是制造成本一直是居高不下。海外媒体消息,特斯拉Optimus Gen 3的零售价预计在 15,000 美元到 18,000 美元之间,单一成本突破2万美元,特斯拉是如何实现如此优惠的价格?

首先,规模制造成为可能,持续在硬件成本上降低。特斯拉今年的目标是生产5000台Optimus,明年希望达到5万台的产量,并且目前已经有足够生产1万至1.2万台机器人的零部件提供。显然在规模成本下降通道上,达到普通机器人企业无法达到的边界。

持续围绕硬件成本降本。一是在端到端的AI芯片和软件大脑上复用汽车AI芯片,为Optimus 机器人提供动力,从而降低成本。

二是在电机驱动领域,使用特斯拉自研产品,并且整合汽车供应链厂商,以规模来降低成本。"关节电机扭矩密度突破45Nm/kg,成本下降至三年前的五分之一。"CEO在CES主题演讲中公布的这组数据,揭示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拐点。当特斯拉公布其自研的仿生关节电机能耗较降低62%,市场确信,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拐点到来。

特斯拉汽车配套供应商拓普集团与三花智控在2025年开年以来都在加速机器人生产基地的建设,作为最早配套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试产的企业,这两家企业已将机器人三大关键配套——机电执行器、电机、——的规模化量产提上了日程。

拓普集团在2024年财报里披露,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量产元年,特斯拉更形机器人生产目标,公司早在2023年设立电驱事业部,进行机器人执行器研发,2024年机器人电驱业务开启批量供货,未来持续成长确定性强。

其次,运动控制算法(Motion Control Algorithm )的突破是关键。斯坦福大学实验室主任 Oussama Khatib 在《IEEE Spectrum》3 月刊中指出,Optimus 第二代“多模态AI大模型”让机器人实现了 0.02 毫米级动作误差,这相当于用手指给蚂蚁做微创手术的精度水平。

还有,特斯拉可以把汽车的电池包安装在机器人的驱干内为机器人提供续航,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长的电池寿命。

此前特斯拉Optimus Gen2高1.72米,重57kg,负载20kg(手臂附加5kg),行动速度最高可达8公里/小时(2.22米/秒),其配备2.3千瓦时/52伏电池包。有机构猜测,该电池组是将容量较高的21700电芯进行串联。如果基于每台人形机器人平均配备2Kwh电池容量的基础测算,到2027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有望突破wh。

就在特斯拉宣布机器人量产的第二天,比亚迪深圳基地亮出了Mecha-01。这款搭载“刀片电池模块”的人形机器人,在 3 月 21 日的实测中连续搬运 18 公斤货物 6 小时,核心温度始终控制在 47℃以下。宁德时代在CES2025上展出固态电池首次适配人形机器人,续航突破48小时,此外,宁德时代则推出“超导关节驱动技术”,宣称能把机器人关节耗电量降低 40%。

写在最后

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支持下,特斯拉 Optimus 将改变行业和日常生活。机器人执行简单的任务、帮助照顾孩子、遛狗、修剪草坪,甚至提供陪伴,都离我们不远了。2万美元的成本节点将使得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成为可能。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潮起,近期入局者明显增多,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大厂均已加码具身智能赛道,目前,国内多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已在汽车产线、物流企业以及3C制造等场景开展训练,相信未来3年会有更多的人形机器人厂商把量产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