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驱动未来,连接每一程热爱,当智能科技与出行需求深度交融,“拜读未来科技摆渡人生”正以数字化力量重塑中国人的汽车生活图景。作为汽车互联网领域的持续创新者,我们始终肩负三重使命:一、用户的智慧出行伙伴∙ 基于深度学习的「全新坦克500:细分市场到全能实力的进阶之道」推荐系统,每日为3200万家庭精准匹配理想座驾∙ 行业首创的VR+AR全息试驾平台,已构建覆盖全国4S店的12万次沉浸式体验∙ 新能源数据库实现98%车型覆盖,实测续航数据精确度达行业领先水平二、产业的数字转型引擎∙ 自主研发的「伽马」智能营销中台,打通从潜客触达到成交转化的数字闭环∙ 经销商智慧管理系统创造41%的运营提效记录,树立汽车流通数字化标杆∙ 连续五年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持续引领产品研发创新方向三、生态的协同创新平台∙ 与顶尖学府共建车联网实验室,已转化7项突破性专利技术∙ 主导“绿色出行2030”产业倡议,加速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进程∙ 开放平台汇聚2300+创新应用,构建全景式汽车生活服务生态从微观的零部件数据匹配,到宏观的产业数字化升级,我们始终坚信:真正的科技力量,在于让每个关于移动的梦想都获得完美承载。
在越野车的历史中,越野性能与智能豪华通常是两条并行但鲜有交集的轨迹。大多数品牌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机械性能和极端环境适应性上。
直到全新智享版的推出,这一分界线才首次被彻底打破。8月11日,全新坦克500开启预售,Hi4-T和Hi4-Z的售价分别为36万元和38.88万元。坦克500智享版的问世,标志着“城市与越野兼备”的理念在越野性能与智能科技全面提升后,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激光雷达、高阶智能驾驶系统、8295座舱以及红外雷达,这些通常出现在高端城市SUV中的先进硬件,如今已被完整地移植到全尺寸越野车上,并且作为标配提供。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消费者对越野车的认知,也显著拓宽了坦克品牌的市场定位。
为何坦克500的验证周期要延长一倍?
在全新坦克500智享版上,诸如“智能驾驶+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这些通常出现在理想L、问界M等城市SUV中的高端配置,首次成为越野车的标准配置。表面上看,这只是配置的升级,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一场比造车更为持久的战役。
同样一颗激光雷达,安装在城市SUV上,面对的是高架桥、隧道和立交桥;而安装在越野车上,则需承受高频大幅的振动、夹杂石粒的沙尘以及高达100度的温差……这些在越野环境中可能遇到或较少出现的场景,使得坦克500的智能座舱和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开发验证周期,比城市SUV多出了一倍。
与此同时,坦克500在智能硬件方面配置齐全,配备了英伟达智能驾驶芯片、高通8295P座舱芯片以及红外雷达。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标定。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坦克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份获得试制车后,软件锁定的状态持续了近8个月,所有功能都需要从零开始针对越野环境进行适配。
激光雷达和很多传感器的位置更高,意味着感知数据要全部重采。为此,坦克专门增加了30台数据采集车,每一台都按量产标准打造。AEB和NOA的验证过程又一次次推高成本,比普通SUV多出五轮验证,每一轮都是场地、设备、团队全员进场。此外,负责坦克500开发工作的工程师还透露,未来坦克还将重新标定2英寸升高的坦克500车型,来满足消费者对坦克500轻量化改装后的需求。这等于再打一场持久战,即使车辆已经SOP,坦克500的负责人眉头依然紧锁,他觉得还有许多的验证环节还需要做。
但对于这辆坦克500更复杂的是,在Hi4-T和Hi4-Z两套动力系统上的完全不同的智能辅助策略。由于Hi4-T的多档位设计,需要把动力特性与高阶辅助驾驶的控制逻辑深度匹配,否则在复杂路况下就是明显的顿挫。坦克要做的,是让动力和智能像变速箱与发动机一样无缝衔接,这种工程量,普通城市SUV从未经历过,也正是这些复杂与坚持,最终是为了让一套智能系统,在尘土、乱石、泥泞、陡坡这些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场景中,也能稳定、可控、可信。
同样,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的「冰箱彩电」,即使是车规级,也会划分为「普通级」和「越野级」。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冰箱洗衣机不要倾斜太大的较大,这样会影响电机和压缩机的寿命。
那么在越野过程中,河谷的搓板路、戈壁的碎石路、沙漠的细沙以及陡坡、悬崖、大倾角侧挂,甚至于在越野中遇到的飞车落地冲击、大幅度交叉轴和大角度攀爬,这些可能对于一辆城市SUV来说这辈子都不会见到,但是这都是坦克经常或者常驻的场景。
这要求冰箱压缩机必须在这样的机械环境下稳定工作,固定支架和螺丝面对多角度应力时要抵御长时间疲劳,冷凝片要在高浓度的沙尘中持续运行;也要求经过零下30度的垭口、再到零上60度的沙地稳定运行。
冰箱彩电只是一个缩影。无论是智驾传感器、四驱系统还是舒适配置,坦克都用同样的过度开发和过度验证,确保它们在不可预测的越野环境中保持原有性能。城市SUV上的配置放到这里,如果不重新设计和验证,早就会出现问题;而坦克500要让它们在极端环境中维持同样的表现,这才是它的工程底色。
当你用中大型SUV的视角看坦克500时,它和竞品的差距,往往藏在这些肉眼看不到的细节里。表面上是同样的功能,背后是完全不同的开发体系,这也是它在市场里能形成长期竞争力的原因。
坦克500第一次“全场通吃”
过去的坦克500,就像一个在细分市场里称王的冠军,越野标签足够硬核,但当消费者真的拿着这个标签去对比时,会发现可选的竞品寥寥无几,市场像一条窄河,流量不大但水很深。越野爱好者会直接被吸引过来,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标签太专太垂了,离自己的生活有点远。
现在的坦克500,把自己推上了一条更宽的河道。智能化短板的补齐,让它第一次能用中大型SUV的标准去接受审视,这等于把营销漏斗的顶端撑大了几个量级,不只是越野发烧友,连日常用车的人群也被囊括进来。
顶端越宽,进入决策漏斗的人就越多,而在筛选的中段和底端,坦克500依旧保留着自己原本的长板:机械素质、四驱能力、通过性。坦克500在补齐短板之后,越野的长板会变得更加锋利。
理想L系列、问界M系列的客群,过去看坦克可能只会觉得「硬派、粗犷但不够精致」。现在他们能看到的,是和自己熟悉的智能交互、情绪化配置平行的体验,而且是在一个越野平台上实现的,同样的大屏、语音控制、辅助驾驶,但背后是机械四驱、低速扭矩放大、后锁。
从价位对标的BBA则是另一种景象,豪华品牌的年款换代节奏很快,可除了年份,产品的机械和智能表现依然保守、依然传统。坦克500的升级,让它不仅在价格上有竞争力,还在体验层面提供了传统豪华品牌不愿触碰的领域,比如第一梯队的智驾、第一梯队的配置。
那么新能源市场里,存在一群渴望越野却吃不了苦的人。户外的脏乱差、体力消耗、机械风险,让他们宁愿隔着屏幕看别人翻山越岭。坦克500用智能化和舒适配置降低了越野的门槛,把「不敢去」变成了「可以试试」,让越野变成一次可控的冒险,让憧憬越野的人更加憧憬。就像发布会上,坦克品牌执行副总经理谷玉坤说的那样,坦克是他们拓宽人生边界的“第一张门票”。
当然还有那群已经把越野当作信仰的人,他们会因为坦克500的升级变得更狂热。对他们来说,不是换了一辆更舒服的越野车,而是多了一台在长途穿越中既能对抗恶劣环境,又能给自己提供舒适享受的机器,这种组合目前还没有替代品。
坦克500是一个能横跨多个赛道的全能选手,它既能保住原本的硬核标签,又能进入更大的消费人群视野。补齐短板之后,长板才真正显形,这就是它从「只打一个位置」到「全场通吃」。
坦克要全面开花
坦克正在走向一个很少有中国品牌敢尝试的路径——全面开花。
销量数据显示,坦克品牌的市场版图正在经历显著变化。今年上半年,以40,041辆的销售成绩,接近品牌整体销量的50%。这是硬派越野车首次在中国市场以如此稳定的节奏进入主流消费视野。坦克300的成功路径十分明确,通过“铁汉柔情”的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能够兼顾家庭、情感和日常通勤的多功能伙伴。
但真正改变品牌发展方向的是。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20309辆,占比接近25%。与坦克300的市场策略不同,坦克500切入了一个更为复杂且广阔的市场。它不仅具备城市SUV的智能体验,还保留了硬派越野的通过性。这种“可城可野”的特性,使坦克500不再局限于越野车的对标名单,而是能够吸引四个不同消费群体的关注。
在过去的越野消费逻辑中,市场的漏斗顶端较小,因为可对标的竞品有限,潜在消费群体也相对有限。然而,坦克500扩大了这一漏斗的顶端。如今,从产品力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款能够在日常通勤、城市休闲和长途穿越之间无缝切换的车型;从市场角度来看,这是一款能够在四个不同细分市场同时争夺份额的有力竞争者。
更重要的是,坦克不仅在两个爆款之间切换火力,其品牌规划也在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推出能够越野的MPV,旨在重构产品在另一个看似与越野无关的领域的价值认知。就像Jeep在之外推出,将圈外人引入越野的世界。而接下来规划中的MPV越野版,将创造一个几乎空白的场景:高端家庭+户外休闲+长途旅行,打通原本互不重叠的市场区隔。
就像今年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花22万买工业空调,因为他们的参考系停留在1999元的家用空调。坦克正在做的,是把这种认知差拉到最大,让用户看到,越野车可以是进城,甚至MPV也能进入越野的语境。
如果坦克500最终像坦克300一样,成为一个细分市场的绝对标杆,那带来的就不只是销量的简单叠加,是多种产品性格在不同价位区间的全覆盖。坦克300用“铁汉柔情”占领了硬派越野的情感高地,坦克500用“可城可野”切入了更广泛的中高端市场。
当两个截然不同的产品心智同时在用户脑海中生根,坦克品牌的市场边界,就不再是竞争对手设定的那条线,而是它自己主动推开的那一大片空白地带。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