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据报道,广州正在对微信身份证“网证”试点,微信身份证可以减少身份泄露,保证数据加密无法破解。据悉这是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以及将会在2018年1月推向全国。

昨日,由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腾讯、建设银行等10余家单位发起的“微警云联盟”在广州南沙成立。活动现场,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且现场签发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网证”。目前,微信身份证“网证”在广东省试点试行,预计明年1月推向全国。

广州预计2018年推首张微信身份证 数据加密无法破解  第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前,广东省居民领取身份证“网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路径:

1.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网证”,刷脸即可线上获取黑白“轻量版”身份证“网证”。

广州预计2018年推首张微信身份证 数据加密无法破解  第2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通过微警App进入可信终端页面,扫描线下可信终端设备二维码,设置身份证密码(8位),刷身份证,可获取彩色“升级版”身份证“网证”。

两种版本的身份证“网证”未来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轻量版”适用于一些仅需简单证明“我就是我”的场景,比方说网吧实名制登记等;“升级版”则适用于一些需要严格规范认证的场景,比如工商注册登记等。

昨日活动现场,联盟发布了“微警支付”“微警徽章”羊城通充值、身份证识别等应用,市民代表领取了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网证”。

据了解,身份证“网证”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国家重大项目支撑下推出的身份证网上应用凭证。南沙可信身份认证示范基地联合腾讯微信团队针对“网上身份难确认、易伪造”等难题,首先在广东省试点试行,预计明年1月推向全国。

南沙区公安分局闫警官介绍,该应用依据《居民身份证法》,以身份证制证数据为基础,通过国家“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签发与实体身份证唯一对应的文件——身份证“网证”,用于联网验证身份证实体证件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验证过程不在互联网空间传输或存储公民隐私信息,可以为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以及旅馆业登记、物流寄递等众多要求实名制的应用场景,提供国家法定证件级身份认证服务,办事群众随时随地可以证明“我就是我,是我在办”。

“通俗地说,身份证‘网证’就是身份证的版或电子版。”闫警官解释说,市民可以将自己独一无二的网上身份证放进微信卡包里,用虚拟的卡代替实体的卡片,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在需要出示身份证的地方,只要拿起手机刷脸,就可以证明“我就是我”。

南沙可信身份认证示范基地联合南沙区政务创新推出全国首个身份证电子证照政务落地应用。该应用借助“微警”平台提供的身份认证能力,全程由系统自动比对用户身份信息、人像、身份证件的真实性与一致性,比对成功后开通身份证网上凭证(简称“网证”)。昨日,市民张先生前来区政务中心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得知可以领取身份证“网证”后,立马请工作人员当场为其办理。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住酒店、坐飞机、搭高铁,还是前往政府办证件、提申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身份证,但如何有效证明自己身份以及个人身份信息妥善保管等问题却一直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身份证被盗用、冒用,身份信息泄露情况屡禁不止。

“在传统的办事过程中,市民需要向机构提供烦琐的身份证复印件,一是不便不环保,二是存在身份信息泄露的可能。”闫警官称,AI系统的识别比对误判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而人眼识别比对的误判率可达百分之十五。有了“网证”,办事群众无须再携带实体身份证即可办理相关试点业务,也无须留存身份证复印件,不仅有效保护了公民个人隐私,同时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与准确性。“简单而言,‘网证’化以后减少了第三方接触居民身份证信息的机会,对方不需要采集市民的身份证信息,接受的是来自公安部数据库的核对反馈,而反馈信息本身已经加密,外界无法破解。”

值得一提的是,领取身份证“网证”后,万一手机丢失,市民可通过重设身份证8位密码让原先的身份证“网证”就此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