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中国互联网在经历了这么多年后,虽然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变成了目前的老司机,但是一路上还是值得我们留念得。
QQ、淘宝、百度是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虽然微信分化了QQ、天猫延续的淘宝、搜擎也不是百度一家独大,但是这些软件依旧会有很多人在使用,不过,你还记得它们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吗?
2003年,eBay接管易趣,进军中国市场,与当年5月份才正式成立的淘宝分庭抗争。然而时间是个好东西,十余年后淘宝网的注册会员超过8亿,在线数达到10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而当年的eBay早已在中国不见了踪影,甚至许多年轻人对它一无所知。

2003年的淘宝首页,界面不能再简单,知道和使用的人并不多,一部分人甚至认为淘宝是“小黄网”。当时,国内的支付系统还不完善,没有支付宝,要直接把钱转到卖家账户,用户需要到邮局去汇款。那时候,网上交易都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买家和卖家都很单纯。

2003年淘宝
谁能想到2003年看到这样一个简陋的首页,会成为今天辉煌的淘宝帝国。
2003年的腾讯网首页
2003年的腾讯网首页,其实当时还不叫“腾讯网”,网站名字只是由企鹅和QQ组成,将软件的名字沿袭到网站上,还未采用现在使用的标志性LOGO。当时网站已采用了使用至今的蓝色的网站主色调,但并不如现在的腾讯网首页纯粹,显得比较凌乱。
2003年的百度首页
2003年的百度首页,看到这个首页,你能回忆起那个MP3和Flash盛行时的情景吗?那个时候还没有贴吧、没有百度知道、更未曾诞生百度地图。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