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如果你把从2016年开始的MacBook Pro摆在一起,你就会发现这几兄弟在过去的4、5年里用的基本就是一模一样的外壳。
如果考究一下iM线的历史,现在这个模具用的时间甚至比MacBook Pro还要长上许多。
诚然,不管是MacBook还是iMac,其外观都已经成为经典。比如MacBook Pro,其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机身被一众国产PC新模仿,而单手开合的特性甚至已经成为很多所宣传的卖点。

而iMac就不用多说了,几乎每一家注重设计的酒店或是公司的前台都必定会摆上一台iMac,以彰显自己的品味(即便他们可能不用)。
但审美毕竟是会疲劳的,在连续多年使用统一外观的情况下,消费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抱怨。

而且,由于ID定型时间较早,13英寸的MacBook Pro以及iMac的屏幕黑边都非常巨大,而15.6英寸的MacBook Pro在改进屏占比之后,也顺利地将屏幕尺寸提升到了16英寸。
从这两个角度讲,不管是从消费心理还是实际的用户体验,升级Mac产品线的设计对于苹果都有着非常实际的收益。
苹果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分析师郭明郭明錤的消息了来看,新的MacBook Pro机型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上,新的MacBook Pro将会采用更亮的Mini-显示屏,这使得新MacBook Pro的屏幕拥有更高的对比度,可以实现HDR效果。
另外,应该也会继续使用苹果自家的M系列SoC。在机身设计上,新的MacBook Pro将会采用窄边框设计,屏幕从13.3英寸升级到14英寸,并且机身设计会有多处改变。
并且MagSafe磁力、接口甚至是卡槽都会悉数回归,而TouchBar可能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iMac这边在硬件上的升级倒是没有太多的爆料,但Mini-LED是大趋势,这点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
但是芯片方面笔者个人认为可能还要看苹果的研发进度,在MacBook产品线上,M系列芯片的功耗是巨大优势。
但在对功耗并不是很敏感的桌面级平台上,消费者更加看重仍然是绝对的性能。M系列能否担起iMac产品线的性能需求,也同时是苹果芯片架构转型的重要节点。
外观的变化方面,从目前的消息来看,新的iMac除了更高的屏占比,还将拥有更加方正的造型设计,并且最重要的是,它将拥有多彩的外观。
实际上,iMac再过去的多彩设计也一度成为经典,这一次虽然是以铝合金外壳呈现,但也与iP产品线呼应。
考虑到苹果经常用颜色来区分定位,用低明度的颜色来呈现高级感,因此曝光图中的这几种颜色肯定是不会都出现在iMac Pro上。
至于具体的发布日期目前我们还无从知晓,MacBook Pro如果如郭明錤所说,在下半年发布,那么夏天的WW大会发布的可能性应该是比较高的。
当然,如无意外,iMac将会和MacBook Pro一并推出。
责任编辑:lq6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