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是交换机领域主要厂商及产品分类的梳理:一、头部厂商市场表现思科:2025年Q1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31.1%(营收36亿美元),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4%。Arista:2024年Q3市场份额13.6%,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占比超90%,同比增长18%。华为:中国市场数据中心交换机连续9年第一(31.6%份额),全球市场份额9.7%,2025年推出128×800G液冷盒式交换机。HPE:非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84.6%,2024年Q3市场份额5.3%,但收入同比下降36.4%。新华三:中国整体市占率32.4%,数据中心份额29%,2025年推出800G CPO硅光交换机。二、交换机分类体系(一)按应用场景划分园区交换机:部署于企业办公网络,支持VLAN划分和QoS管理。数据中心交换机:支持高密度端口(如800G/1.6T)、低延迟,CPO技术加速应用。(二)按网络层次划分接入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端口速率多为千兆/万兆。汇聚交换机:实现流量聚合,支持三层路由功能。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超1Tbps,如华为128×800G交换机。(三)按管理类型划分无管理型交换机:即插即用,适用于小型网络。Web管理型交换机:支持图形化配置界面。全管理交换机:支持CLI/SNMP协议,如HPE 1920S系列。(四)按技术参数划分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多速率(如锐捷200G/400G产品)。架构:盒式(如工业富联GB200机柜)、框式(支持模块化扩展)。网络层级:二层(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支持IP路由)。三、技术趋势CPO技术:锐捷网络推出全球首款CPO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厂商加速布局。液冷散热:华为、工业富联推出液冷交换机适配高密度算力集群。高速率升级:800G交换机需求爆发,1.6T技术进入储备阶段。
为了提高网络速度,人类总是马不停蹄地探索。最近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新的数据传输技术“太赫兹”可约提高网络速度100倍,每秒可达50GB,还可以开发超高速。
当下人们使用的无线主要以微波进行数据传输,其最高速度为500MB/s。在新发现的传输技术中,科学家成功利用“太赫兹”(rahertz)电波进行数据传送,速度可高达每秒50GB,快了约100倍。

据悉,太赫兹的波长介乎与线之间,它的频率更高,可携带更多数据,可以应付日渐增加的WiFi上网需求。
在相关实验中,研究员用高清电视节目进行传送,结果显示,利用太赫兹以每秒10GB速度传输数据时,已实现“零错误”。即使把传输速度提至最高50GB/s后,虽然错误率上升,仍可用现时通讯网络修正系统解决。
而在本月初,超高速(EUHT)技术首次在京津城际高铁上进行了演示。在300公里速度的高铁上,也能通过无线WiFi获得非常流畅的实时,平均传输速率大约是现有的10倍。在北京南站的京津城际C2027次列车上,专家首次进行了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EUHT)技术的现场演示,乘客通过连接到指定WiFi,可稳定、流畅的上网和观看视频,实际体验和家中WiFi基本没有区别,解决了乘客长期抱怨的不好的问题。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