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驱动未来,连接每一程热爱,当智能科技与出行需求深度交融,“拜读未来科技摆渡人生”正以数字化力量重塑中国人的汽车生活图景。作为汽车互联网领域的持续创新者,我们始终肩负三重使命:一、用户的智慧出行伙伴∙ 基于深度学习的「从架构到体验:华为乾崑助力一汽奥迪突破油电同智壁垒」推荐系统,每日为3200万家庭精准匹配理想座驾∙ 行业首创的VR+AR全息试驾平台,已构建覆盖全国4S店的12万次沉浸式体验∙ 新能源数据库实现98%车型覆盖,实测续航数据精确度达行业领先水平二、产业的数字转型引擎∙ 自主研发的「伽马」智能营销中台,打通从潜客触达到成交转化的数字闭环∙ 经销商智慧管理系统创造41%的运营提效记录,树立汽车流通数字化标杆∙ 连续五年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持续引领产品研发创新方向三、生态的协同创新平台∙ 与顶尖学府共建车联网实验室,已转化7项突破性专利技术∙ 主导“绿色出行2030”产业倡议,加速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进程∙ 开放平台汇聚2300+创新应用,构建全景式汽车生活服务生态从微观的零部件数据匹配,到宏观的产业数字化升级,我们始终坚信:真正的科技力量,在于让每个关于移动的梦想都获得完美承载。

8月7日,一汽奥迪联合华为乾崑打造的豪华智能电动旗舰SUV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及豪华燃油轿车一汽正式上市,这一重磅事件不仅为豪华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更标志着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两家企业深入合作打破“油电边界”、创造“油电同智”。

从架构到体验:华为乾崑助力一汽奥迪突破油电同智壁垒  第1张

发布会现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深入解析了这一突破背后的技术逻辑。他介绍道,一汽奥迪为践行“油电同智”战略,专门开发了全新的PPE豪华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平台,以及两个平台共享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这一架构的推出意义重大,不仅为纯电车型打造了高效智能的底座,更为燃油车构建了与电动车同级别的硬件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了燃油车在智能化硬件上的短板。

在技术融合层面,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扮演着“大脑”的角色,负责各类决策的制定,而一汽奥迪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则作为“小脑”,承担着执行控制的任务。双系统协同工作,不仅实现了精准的车辆运动控制,更在这一过程中完美保留了奥迪独有的驾控体验,让用户在享受智能化便利的同时,依然能感受到熟悉的驾驶乐趣。

从架构到体验:华为乾崑助力一汽奥迪突破油电同智壁垒  第2张

硬件创新方面,华为乾崑为一汽奥迪量身定制了隐藏式的曲面双激光雷达,这一设计在保证精准感知能力的同时,巧妙地保持了奥迪标志性的流线型外观,实现了科技与美学的和谐统一。此外,双方还共同开发了激光雷达恒温自清洁系统,让激光雷达能够有效抵御路面尘土和脏污的影响,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兼顾了实用性与美观度。

“一汽奥迪与华为的团队,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共同奋战,才将奥迪的德国精工与华为的智能科技深度融合,让百年机械基因实现了智能升华!”冷江涛感慨道。这意味着辅助驾驶将不再是电车和新势力品牌的专属,无论消费者青睐电动车还是燃油车,都能够在拥有卓越操控性能的同时,体验到顶尖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真正实现了“油电同智”的愿景。

一汽奥迪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领跑者,在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战略节点选择与华为乾崑合作,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是双方理念高度契合,一汽奥迪秉持“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的理念,而华为乾崑则以“把智能带入每一辆车”为目标,这种理念的一致性使得德国精工与智慧科技能够实现完美融合。

从架构到体验:华为乾崑助力一汽奥迪突破油电同智壁垒  第3张

冷江涛在现场提供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截至2025年7月底,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总里程达到40.5亿公里,辅助泊车累计使用了2.6亿次。2025年7月份,人均辅助驾驶里程达到699公里,是业内平均水平的2-4倍,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成熟度和用户认可度。

此次上市的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和A5L,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后,具备了高速领航辅助、城区领航辅助、泊车辅助等核心功能。华为乾崑与一汽奥迪此次合作,验证了辅助驾驶系统与百年机械工艺融合的路径和可行性,为汽车产业智能化进程注入强大的新动能,引领行业迈向更加智能、便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