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河北沧州。
这一天,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隆重开工,让沧州这个位于京津冀黄金地段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注入了北京现代的速度与激情。
此次开工新建的沧州工厂,是北京现代首次在京外地区投建的工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北京现代顺势而为,率先将首都制造业最优质的资源输入河北,为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再添“一把火”,也体现出首都北京大企业对实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河北省政府领导在开工活动上表示,北京现代与河北沧州的合作是战略层面的发展“联姻”。
■扩充产能完善北现产业链
以“现代速度”著称的北京现代,去年实现销量112万辆,同比增长8.7%,超过行业不足7%的整体增幅。据悉,今年北京现代的销量目标为116万辆。看到这个数字不少人也许会问,在强力增长的大好形势下,北京现代今年的目标怎么如此“谨慎”?事实上,这是由于产能瓶颈严重影响了“北现速度”。
筹建沧州工厂,正是在北京现代2015年“稳中图强,精益求进”经营方针指导下进行的规划。据介绍,沧州工厂及相关配套项目总投资120亿元,预计2016年年底落成。沧州工厂建成投产后,北京现代的产能将达135万辆,企业的区域市场布局将进一步优化。
为什么选择落子沧州?因为北京现代在这里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土地、劳动力、及港口资源优势。沧州交通发达,距北京较近,便于不同环节人才、信息等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基于此,北京现代在全国的营销体系也增加了一个重要支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具底气。后续北京现代将通过汽车后市场、汽车金融等领域深挖市场,完善全价值链体系,并充分利用沧州工厂未来带动起来的汽车产业集群支撑。
正如董事长、北京现代董事长所说:“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是北汽集团在国家有关部委和京津冀两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推动京津冀产业融合、实现产业新布局的‘龙头项目’,也是中韩合资双方在新的发展机遇期突破产能瓶颈、实现深化合作的新起点。”作为北汽集团谋求转型、布局河北的“急先锋”,沧州工厂成为北汽集团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强化集群效应优化产业布局
显而易见,对于北京和北汽集团而言,建设沧州工厂都是助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北京现代第四工厂落子沧州,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都有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长春、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为中心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相较发展迅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京津冀地区的汽车产业面临重复生产、产业集中度低及激烈竞争等一系列问题,未形成较好的集群效应。且京津汽车圈,河北鲜有话语权。此次工厂布局沧州,吸引一批汽车相关企业进入的同时,为当地的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有望形成新的京津冀汽车圈,改变国内现有汽车产业分布及产能布局。三地整车厂之间、零部件企业之间以及整车与零部件企业间有机会开展更多地互动与合作,立足各地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引导北京汽车产业全方位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沧州工厂采用国际先进的汽车制造设备和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工厂、品质工厂和智能工厂。这对迫切需要转型创新的河北汽车上下游产业而言,既是利好也是挑战。当地企业可以借鉴北京现代工厂的技术和生产模式,快速跟进升级,为北京现代等整车企业实现配套。
■擎动京津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北京现代工厂落子沧州,将促进京津冀汽车业的协同融合,不同产业集群间的竞争整合也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国内汽车产业的整体布局也会出现一些新趋势。不仅如此,此举将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
徐和谊表示,北汽集团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担当,把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内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加快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充当先锋的北京现代选择工厂落户沧州,同样响应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指引。据悉,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从交通、产业、生态环保三个领域实现一体化。其中,北京传统制造业外迁是重要推进工程。北京现代顺势主动将工厂布局沧州,抢占主动权的同时,对实现京津冀的产业转移和明确城市功能定位起到示范作用。
具体而言,沧州工厂的建设有利于减轻首都土地、人口、环保等城市压力,疏解传统制造业等非首都核心功能,发挥北京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同时向河北输送优质资源,沧州工厂可以利用河北东部和天津环渤海湾的海运及钢铁产业优势,带动河北汽车及相关产业科技水平和汽车消费水平的提升,促进河北当地就业及人才输入,预计沧州工厂年销售收入可达360亿元。
不难预见,沧州工厂——这个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汽车业引擎——擘画的中国汽车产业新版图正现雏形。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