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未来科技摆渡人生动力系统革命:从续航焦虑到能源自由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上汽智己L6搭载的368Wh/kg固态电池实现千公里续航,蔚来150度半固态电池同步推进量产。行业预测2027年该技术将成为主流,成本下降30%的同时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超充网络生态构建宁德时代6C磷酸铁锂电池与理想5C电池推动"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2025年全国已建成超充站超12万座,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率达。拜读未来科技摆渡人生智能驾驶进阶:从辅助到自主的范式转移L4级场景化应用小鹏/蔚来城市NOA实现红绿灯识别与复杂路口通行,特斯拉FSD V12端到端模型接管率下降至0.3次/千公里。特定园区无人配送车已开展商业化试运营。多模态感知融合Innovusion激光雷达(探测距离500m)与4D毫米波雷达组成异构感知网络,华为ADS 3.0实现无图高速领航。北斗三代定位精度达厘米级,支持自动泊车误差<5cm。数字座舱演化:移动的智能生活空间鸿蒙OS跨设备协同问界M5支持手机应用无缝流转,语音助手跨场景控制智能家居设备。麒麟990A芯片算力较前代提升3倍,时延控制在50ms内。场景化交互创新理想L9"小主人模式"自动切换儿童内容,吉利Flyme Auto隧道环境识别率达7%。AR-HUD投影面积扩大至10英寸,融合实时路况与POI信息。市场格局重构:中国引领的全球变革渗透率加速提升2025年前4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618万台,中国贡献70.2%份额。挪威渗透率81%居首,中美日德分别达44%/8.7%/2%/26%。技术输出新阶段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授权丰田,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投产。中国标准充电接口获欧盟采纳,构建技术-标准-产业三重优势。 2025年4月22日,上汽通用汽车在上海车展期间举办了媒体沟通会,总经理卢晓、副总经理薛海涛、王晨东及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等领导出席,就公司一季度表现、新能源战略、技术研发、品牌定位等话题与媒体展开深入交流。以下是本次沟通会的核心内容整理。

上汽通用2025上海车展媒体沟通会:新能源转型与品牌重塑之路  第1张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 卢晓

上汽通用2025上海车展媒体沟通会:新能源转型与品牌重塑之路  第2张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 薛海涛

上汽通用2025上海车展媒体沟通会:新能源转型与品牌重塑之路  第3张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 王晨东

上汽通用2025上海车展媒体沟通会:新能源转型与品牌重塑之路  第4张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 曾瑜

 一季度表现亮眼,新能源盈利目标坚定

卢晓在开场中提到,上汽通用汽车一季度终端销量达12.9万辆,3月销量(含出口)为4.7万辆,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公司健康度已回归正常运营水平。他强调,当前经营方针更注重盈利性,而非单纯追求销量。“过去两年我们更看重量,但难以平衡量与利的关系。现在所有目标都以盈利为核心。”

在新能源领域,上汽通用发布了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未来12个月内将推出6款“至境”新能源车型,均搭载新一代智舱和辅助驾驶技术。卢晓表示,这些产品将全部实现盈利,“我们不会再做亏本的生意。”到2026年,新能源销量占比预计达50%以上,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60%。

 

应对关税与合资续约:国产化率高,股东合作紧密

针对关税问题,卢晓回应称,上汽通用在售车型国产化率超过95%,仅有少量零部件依赖进口,因此暂无调整终端售价的计划。关于股东续约谈判,他透露,过去半年股东双方高频沟通,4月7日的董事会上已对未来发展达成高度一致,目前谈判进展顺利,后续将及时公布消息。

 

自主品牌挑战下的合资优势:技术融合与本土化研发

面对自主品牌崛起的挑战,卢晓认为上汽通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中国内核”与全球化资源的结合。他举例称,全新发布的“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是上汽通用的“重磅武器”。曾瑜进一步解释,该架构覆盖轿车、SUV、MPV多种车身形式,兼容纯电、增程、插混等动力类型,并支持多种悬架形式,为电池预留了最大空间。此外,架构还深度融合电子电气系统,可组合1800多项原子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薛海涛补充道,逍遥架构实现了“3+3+3”的全面覆盖(车型形态、驱动形式、能源类型),在合资品牌中属于首创。他强调,上汽通用坚持对消费者负责的原则,例如与Momenta合作的辅助驾驶系统增加了多重冗余设计,确保安全性。

 

解决历史痛点:电动化提速、成本优化与决策效率

针对过去电动化保守、成本高、决策慢的痛点,卢晓表示,新领导层上任8个月以来已推动多项改革:  

1.电动化提速:加快新能源车型投放,如“至境”品牌和凯迪拉克纯电家族;  

2.成本优化:通过技术降本和“一口价”策略提升盈利性;  

3.决策机制:简化流程,将项目最高决策权赋予单一工程师,实现快速响应。  

“上汽通用28岁了,我们要焕发新青春。”卢晓说道。

 

产品与技术规划:油电共进,智驾安全为先

新能源布局:  

别克“至境”品牌首款高端新能源MPV“世家”已发布,后续5款车型将于年内陆续亮相;  

凯迪拉克“LOVE”家族四款纯电车型集中亮相,包括大型SUV VISTIQ和ESCALADE IQ;  

别克SUV插混版本预计年底上市。  

燃油车策略:  

卢晓预测,到2027年燃油车仍将占据25%以上的市场份额。上汽通用计划保留8款燃油车,并推进“油电同智”,在电子电气架构、OTA升级等方面与新能源车同步发展。  

智能驾驶辅助战略:  

“逍遥”架构将全系标配L2级城区辅助驾驶,硬件采用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等配置,软件与Momenta合作,注重多重安全保护。卢晓强调:“安全是我们的第一原则,任何传感器失效时都会提醒用户,必要时自动安全停车。”

 

电池安全:高标准与冗余设计

曾瑜详细介绍了上汽通用的电池安全策略:  

1.高标准:参与国家电池安全标准制定,热扩散试验要求从5分钟延长至2小时;  

2.全面控制:从开发到制造全程严格检测,如电芯100%内阻测试、2700V高压耐压测试;  

3.技术创新:900V 6C超快充电池采用多面水冷技术,温差控制在1°C以内;  

4.结构防护:五横九纵框架融合散热管路,360度碰撞测试确保电芯零侵入。  

卢晓回忆,早在2017年通用全球团队就要求将电池不自燃时间延长至1小时,如今这一前瞻性投入已见成效——累计行驶7亿公里零自燃。

品牌与营销:重塑价值,渠道优化

品牌定位:  

别克标签为“品质、安全、舒适、静音”,一季度平均成交价升至21万元;  

凯迪拉克坚持豪华基因,纯电车型将于9月上市,主打运动操控。  

 

渠道改革  

雪佛兰与别克渠道融合,以降低成本。薛海涛表示,今年将重点提升经销商服务质量,通过暗访考核试驾、产品讲解等环节。  

 

“一口价”成效  

该策略自去年9月推行后,别克和凯迪拉克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平均成交价未降反升。薛海涛称:“价格稳定后,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

 

卢晓总结道,上汽通用将充分利用股东双方的技术资源,结合本土化研发,打造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合资企业的优势在于融合全球智慧,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高品质、高安全性的产品赢得消费者信任。”  

随着新能源转型的加速和品牌价值的重塑,上汽通用正以“逍遥”架构为支点,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