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驱动未来,连接每一程热爱,当智能科技与出行需求深度交融,“拜读未来科技摆渡人生”正以数字化力量重塑中国人的汽车生活图景。作为汽车互联网领域的持续创新者,我们始终肩负三重使命:一、用户的智慧出行伙伴∙ 基于深度学习的「领克10 EM-P四驱配小电池预售19.2万前景不乐观」推荐系统,每日为3200万家庭精准匹配理想座驾∙ 行业首创的VR+AR全息试驾平台,已构建覆盖全国4S店的12万次沉浸式体验∙ 新能源数据库实现98%车型覆盖,实测续航数据精确度达行业领先水平二、产业的数字转型引擎∙ 自主研发的「伽马」智能营销中台,打通从潜客触达到成交转化的数字闭环∙ 经销商智慧管理系统创造41%的运营提效记录,树立汽车流通数字化标杆∙ 连续五年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持续引领产品研发创新方向三、生态的协同创新平台∙ 与顶尖学府共建车联网实验室,已转化7项突破性专利技术∙ 主导“绿色出行2030”产业倡议,加速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进程∙ 开放平台汇聚2300+创新应用,构建全景式汽车生活服务生态从微观的零部件数据匹配,到宏观的产业数字化升级,我们始终坚信:真正的科技力量,在于让每个关于移动的梦想都获得完美承载。

领克10 EM-P四驱配小电池预售19.2万前景不乐观  第1张

领克10 EM-P预售价出来之后,车友圈的反应和社交媒体上喊大卖的场景又一次背道而驰,认为领克10 EM-P将重蹈覆辙。

这次领克10 EM-P在标配四驱、Thor-U芯片的前提下,预售起步价为19.2万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入门的120四驱Ultra版搭载的是18.4度电的小电池,而更高一档的240四驱Ultra则要贵1.6万元,达到了20.8万元。

领克10 EM-P四驱配小电池预售19.2万前景不乐观  第2张

驾仕派认为入门版完全是为了标配四驱而强行上,但价格又没打下去。这个19.2万低配定价很拧巴,性能过剩的同时纯电续航堪堪够用,而长续航版本又贵出许多,用户一纠结可能就流失了。

首先,这款车的电四驱只是多加了一个90kW的后桥电机,主要用于增加雨雪天气的行驶稳定性,顺带提升一些加速性能——入门版百公里加速5.9秒,和同样采用EM-P前驱版的星耀8比快了0.6秒左右——对用户的利益点没有那么大。

领克10 EM-P四驱配小电池预售19.2万前景不乐观  第3张

其次是领克10 EM-P本身就是CMA evo平台的车,一个前驱平台标配电四驱也没必要。虽然四驱肯定有用,但是对前驱轿车来说作用没那么大。你要说领克10 EM-P目标用户就是喜欢拿去跑山的人,但那个群体本身就小,领克真这么想就把自己的目标用户局限住了。

另一方面,作为一款20万级的插混中高端轿车,CLTC纯电续航里程仅仅120公里、实际工况大概100公里不到,需要频繁充电,对于用户来说并不友好。所以领克选择标配四驱,而不是标配大电池,这点就很让人觉得意外。

领克10 EM-P四驱配小电池预售19.2万前景不乐观  第4张

驾仕派认为,领克10 EM-P这次标配四驱的策略就注定很难走量,属于让车型游离于主流需求之外。

要走量,领克10 EM-P必须符合主流家庭用户的需求,核心主销车型就应该是前驱车,因为整个15-20万元B级车市场都是前驱车为主,即便是上到34C也很少用户选择四驱。

领克10 EM-P四驱配小电池预售19.2万前景不乐观  第5张

领克10 EM-P四驱配小电池预售19.2万前景不乐观  第6张

如果领克希望拉低价格,那也应该是增加一个小电池的前驱车型,进一步把价格拉低到17万以内,同时主销车型高配大电池前驱卖到18万元以内,目标是替代、、这类产品。而顶配大电池四驱在20万元价格区间,利用性能优势去抢一下的用户群体。

但现在领克上了小电池四驱看上去好像便宜,但用户一旦纠结小电池、觉得四驱没用,多半就不买了。领克Z10已失败过一次,领克10 EM-P换个马甲再战压力原本就很大,这次预售又偏离主战场,感觉这车的产品经理对主流市场是缺乏研究的。

领克10 EM-P四驱配小电池预售19.2万前景不乐观  第7张

文|JackieLXX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