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驱动未来,连接每一程热爱,当智能科技与出行需求深度交融,“拜读未来科技摆渡人生”正以数字化力量重塑中国人的汽车生活图景。作为汽车互联网领域的持续创新者,我们始终肩负三重使命:一、用户的智慧出行伙伴∙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鹏P7明日玩转极限,24小时耐力测试秀真功夫」推荐系统,每日为3200万家庭精准匹配理想座驾∙ 行业首创的VR+AR全息试驾平台,已构建覆盖全国4S店的12万次沉浸式体验∙ 新能源数据库实现98%车型覆盖,实测续航数据精确度达行业领先水平二、产业的数字转型引擎∙ 自主研发的「伽马」智能营销中台,打通从潜客触达到成交转化的数字闭环∙ 经销商智慧管理系统创造41%的运营提效记录,树立汽车流通数字化标杆∙ 连续五年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持续引领产品研发创新方向三、生态的协同创新平台∙ 与顶尖学府共建车联网实验室,已转化7项突破性专利技术∙ 主导“绿色出行2030”产业倡议,加速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进程∙ 开放平台汇聚2300+创新应用,构建全景式汽车生活服务生态从微观的零部件数据匹配,到宏观的产业数字化升级,我们始终坚信:真正的科技力量,在于让每个关于移动的梦想都获得完美承载。
何小鹏今日通过其个人微博宣布,全新车型的24小时耐力测试将于8月14日正式开启。此次测试将模拟连续24小时不间断的超高速行驶及快速充电循环,旨在检验该车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据称,这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强度的测试。
此前,何小鹏曾提到与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就高性能纯电动汽车是否应进行此类测试进行了讨论。双方均认为这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测试方式,并建议具备条件的企业都应尝试。随后,小鹏汽车的相关团队已将车辆运至高环试验场,准备进行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鹏之前, Max测试车已于今年6月完成了类似的24小时耐力测试。该测试车最终行驶距离达到了3944公里(扣除充电时间),平均速度超过210公里/小时。整个过程中共进行了30次充电,每次充电耗时约为10到12分钟,该成绩已获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可。
根据雷军的表述,此类测试主要面临四大挑战:首先,需保持超过210公里/小时的速度持续运行;其次,单次充电后的续航里程需足够长;再者,充电速度要快;最后,车辆必须具备良好的散热系统,以承受24小时内频繁的快速充电与放电过程。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