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家电企业纷纷跨界机器人领域,人形机器人成为关注焦点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家电企业纷纷跨界机器人领域,人形机器人成为关注焦点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近日,有关多家家电企业涉足人形领域的消息广为流传。10月27日,美的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透露,美的当前的重点在于领域,不仅涵盖整机,还包括零部件的研发与布局。同时,公司已设立专门的研究所和实验室,对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初步探索。
据悉,我国已有数家家电上市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及其零部件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成为推动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家电市场的逐渐饱和,家电巨头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浪潮的机遇,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机器人领域。
自收购机器人企业库卡以来,美的集团持续在工业机器人与零部件领域拓展。同时,在AI领域,美的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于2023年发布了面向的美言大模型及算力平台。目前,美的正在扩大搭载AI大模型的机器人及家电产品的出货量,并加速工业机器人产业与AI的融合,探索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及应用。过去五年,美的在AI等基础研究领域投入了近600亿元的研发资金。

此外,格力电器也通过成立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在汽车零部件及机器人领域的业务。而格力金投作为格力集团的重要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也参股了多家机器人及相关产业链企业,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海尔智家则通过收购与合作等方式,持续扩大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并展出了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服务通用人形机器人“夸父”。
家电行业观察人士胡洪森表示,家电巨头在装备、自动化系统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优势,且大多自主研发了大模型,推动了AI与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的融合。家电企业通过布局机器人领域,探索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前沿技术,不仅可以形成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还有望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并在未来的AI时代竞争中占据先机。
随着家电企业的不断投入,它们已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家电企业不仅联合上游供应商加大了对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力度,还以其在智能终端与大数据的积累,联合下游应用开发商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努力拓宽市场边界。
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其中多家与家电企业产生了联动。胡洪森认为,家电企业跨界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需要深厚的积累,并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同时,该领域的技术门槛及成本均较高,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并合理规划预算,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注重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预计家电企业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将在未来几年内打开数百亿元的新产业空间。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