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机器人企业掀起港股上市热潮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机器人企业掀起港股上市热潮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近日,港交所官网正式披露了北京极智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极智嘉”)的聆讯后。

这意味着,极智嘉即将成为“全球仓储AMR(自主移动)第一股”。

据统计,在过去这一个月内,仙工智能、乐动机器人、卧安机器人等一系列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公司纷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加上本次通过聆讯的极智嘉与稍早前交表的云迹科技,以及已先后成功在港挂牌上市优必选、地平线机器人、越疆科技等,港股俨然已形成了一股“机器人企业上市热潮”。

其中,今年以来,优必选、地平线和越疆科技这三家机器人企业分别实现了约40%、80%和135%的涨幅,可谓颇受市场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周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发布研究报告称,2024年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所占份额约40%;未来四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以23%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24年的47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080亿美元,四年时间将翻超过一倍,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的统治地位。

可以说,中国的机器人企业正在重塑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未来将对社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

“全明星阵容”

领衔港股机器人板块

纵观迄今为止已在港上市或交表的机器人企业,无一例外的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翘楚”。

譬如,当前市值最高的地平线,其立志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l(微软+)”,在国内率先且最大规模实现了智驾方案的量产;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是全球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而“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协作机器人行业产品组合,也是全球行业中少数拥有覆盖协作机器人开发整个环节的自有全栈技术的参与者之一。

此外,刚通过港交所聆讯的极智嘉已连续 6 年蝉联全球仓储履约AMR市场份额第一。作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 AMR 解决方案提供商,极智嘉不仅是 ToB 机器人领域首个登顶全球第一的中国企业,更继、影石等品牌之后,成为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成功突围的新标杆。

不可否认的是,在技术和供应链能力都持续突破的当下,中国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爆发点,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机器人企业今年在二级市场备受追捧,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后市表现。

商业化进展加速

To B机器人迎盈利拐点

目前,已上市和递表的机器人公司均已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表现,且均呈现出了商业化进展提速、盈利能力改善的趋势。

机器人企业掀起港股上市热潮  第1张

图: 港股机器人板块已上市及递表企业

2024年财务表现 (按收入规模排序)

其中,地平线2024年全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18.41亿元,同比增长68.3%;实际亏损进一步收窄1.92亿元。

优必选2024年全年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23.7%;毛利3.74亿元,同比增长12.4%;亏损同比收窄8.3%。

越疆科技2024年营收3.74亿元,同比增加30.3%;毛利率46.6%,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净亏损954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3亿元亦有所收窄。

极智嘉则展现出了更为强劲的商业化能力——其营收从2021年的7.9亿元增至2024年的24.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5%。2021年至2024年,极智嘉的毛利从0.8亿元大幅提升至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8.5%;2024年的整体毛利率则进一步提升至34.8%。

这意味着,极智嘉已成为港股To B机器人领域稀缺的商业化成功样本——不仅收入规模在港股已上市和递表机器人企业中位列第一,更有望率先实现盈利。

中国机器人全球突围

要做真正的稀缺样本

港股机器人板块中不乏中国机器人成功出海的身影。

越疆科技按2023年的出货量计,在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中排名前二。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卧安机器人,按2024年零售额计,在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领域位居全球第一,日本、欧洲和北美三大海外市场共贡献了其95%的营收。

极智嘉更是已连续 6 年稳居全球仓储履约AMR市场份额第一。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极智嘉在全球AMR市场拥有最广泛的全球业务,在亚太、欧洲和美洲市场均占据领导者地位。基于成熟的全球运营体系,该公司2024年超70%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市场。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不久前刚刚登陆科创板的全球影像龙头影石创新(Insta360)。2022年至2024年,影石创新的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43%、80.83%和76.35%。今年5月,影石创新的旗舰产品Insta360 X5还在纽约中央车站引发了“凌晨排队潮”。

早早的全球化布局也能反哺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过去几年,影石创新的毛利率已稳定保持在50%以上,2024年极智嘉大陆以外市场的毛利率同样已达到46.5%。

上市首日,影石创新市值就突破了700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这类全球化布局的科技企业的坚定看好。

无论如何,影石创新、极智嘉等都已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名片,更是在世界舞台实现了真正的“领跑”、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跟随”。

可以期待的是,极智嘉的上市在即,将为港股机器人板块再注入一针“强心剂”,或也将吸引更多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奔赴港股。更进一步来讲,极智嘉的IPO也将再次将中国科技企业的实力展现在全球投资者面前,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对中国优质科技标的的关注。

随着未来更多优质机器人企业登陆港股,板块成长性将进一步凸显,带动整体估值中枢上移,为机器人企业带来资本关注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