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基于IMX219和IWR6843ISK的人形机器人毫米波雷达感应和传感器融合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基于IMX219和IWR6843ISK的人形机器人毫米波雷达感应和传感器融合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从科幻走入现实,人形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技术革命:更高效的能源控制、更精准的运动、更高速的架构、更的环境感知能力......这些变革正在重塑机器人的“骨骼”、“神经”与“感官”。

欢迎来到

《人形机器人专题》

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四篇系列文章

从不同方面对人形机器人进行知识解析

本文为系列最后一篇文章

将聚焦

人形机器人中的感应和融合

人形机器人具有自动执行任务、做类似人类的动作和参与社交互动,因此在各行各业都备受关注。这些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医疗保健、人形机器人辅助患者,到、教育和研究,不一而足。人形机器人的开发面临着多项挑战,包括复制人类的复杂动作、实现自主决策以及创建能够适应非结构化环境的系统。

传感在人形机器人中的重要性

人形机器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探测和解读物理环境的能力;正如人类依靠感官进行导航和与世界互动一样,人形机器人也需要复杂的传感系统来自主有效地执行任务。人形机器人中使用的常见传感器类型包括视觉系统(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导航和感知)、触觉传感器(触控)以及使机器人能够了解自身姿势和平衡的听觉系统(麦克风)。本文探讨了毫米波 (mmWave) 雷达传感器在导航、识别以及将雷达与摄像头传感器集成方面的优势,从而实现人形机器人中的传感器融合。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简介

远距离功能、高运动灵敏度和隐私功能使基于雷达的传感器 (IC) 成为位置和接近传感设计的常用技术。雷达传感器具有,在汽车和工业市场中也很受欢迎,用于检测盲点、碰撞、人员和运动。

60GHz 和 77GHz 雷达传感器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精度和更小的外形尺寸,正在取代 2Hz 雷达传感器。60GHz 和 77GHz 雷达频带支持新的应用,例如中的物体存在检测以及工厂或家居移动机器人应用。

毫米波传感器相较于

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优势

由于雷达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良好运行,因此通常选择毫米波雷达技术而不是激光雷达、摄像头和其他,以节省成本;摄像头可能会受到光线不足和天气的影响。雷达还具有较宽的距离和覆盖范围,使传感器能够检测 100 米以外的物体。由于移动机器人应用需要节省功耗,因此用户经常使用低至 1.7mW 的雷达进行存在检测。但是,在各种用例场景中,可使用雷达和激光雷达、摄像头或替代传感器类型组合

从功能安全的角度来看, 在设计 IWR6843 等非接触式雷达传感器之前,已进行了大量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工作,并获得了 (TÜV) SÜD 的器件。所有 TI 雷达传感器均包含内置的功能安全机制,可提供 IEC 61508 所要求的必要诊断覆盖范围,可在元件级别满足高达安全完整性等级 (SIL) 2 的硬件功能。

可以通过诊断软件库、编译器资质审核套件、第三方、开发工具和其他文档在线获取功能安全配套资料,从而让工程师简化安全设计流程和系统级认证

传感器融合

在人形机器人中使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包括数据收集不完整或不准确。例如,摄像头在深度感知、光线不足或探测非视觉元素时会遇到困难,而激光雷达传感器则会因为机器人移动时激光上下跳动而导致读数不准确。数据收集限制可能会导致导航、物体操作和环境交互方面的错误。

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集成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更准确、可靠和全面地了解机器人环境,从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结合来自各种传感模式的输入,人形机器人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增强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例如在不平坦的地形中导航、抓取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以及在动态的真实世界环境中进行交互。

传感器融合的优势包括:

通过合并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来提高精确度。

冗余,以便在一个传感器发生故障时确认功能正常。

通过更全面地了解周围环境提高环境感知能力。

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环境。

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融合

雷达在恶劣条件下经久耐用,而且在探测移动物体时非常可靠,因此是经常集成到系统中的主要传感器之一。为了弥补单一传感器系统的不足,TI 为希望更大限度提高机器人精度和感知能力的用户提供了各种产品。TI 提供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模块以及 IMX219 摄像头和 IWR6843ISK EVM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该模块实现了一种物体级融合方法,该方法应用了注重物体聚类和跟踪的摄像头-视觉处理链和雷达处理链,使用户能够跟踪和探测三维环境中的物体。用户演示了传感器融合在机器人 K 中的诸多潜能和功能。

基于IMX219和IWR6843ISK的人形机器人毫米波雷达感应和传感器融合  第1张

图 :采用 IMX219 和 IWR6843ISK

构建的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模块

总结

本文探讨了毫米波感应、安全和传感器融合在实现精确检测人形机器人周围的物体和运动方面的优势。毫米波在昏暗或灰尘等低能见度条件下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些条件下,传统的视觉传感器可能不可靠。毫米波雷达成本低、功耗更低,而且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工作,因此成为机器人应用的潜在选择。

本文还介绍了功能安全和传感器融合技术,这些技术对于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凭借 (TÜV) SÜD 内置的功能安全机制和器件安全认证,TI 雷达器件可提供 IEC 61508 所需的必要诊断覆盖范围,可在元件级别满足高达 SIL 2 的硬件功能。将支持安全功能的雷达与激光雷达、摄像头或其他光学传感器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物体探测的准确性、故障冗余性、决策能力以及机器人行为的实时调整,从而提高人形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