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广汽集团重磅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 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广汽集团重磅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 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4月9日,广东省与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广汽集团、华为公司、腾讯公司等9家在算力芯片、大模型、机器人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现场发布前沿成果。

广汽集团重磅发布具身机器人核心部件——新一代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产品覆盖机器人从精密操作到高负载运动的全场景需求,技术指标全面对标国际顶尖水平,部分性能甚至实现超越。

广汽集团重磅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 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  第1张

广汽集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

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

一体式关节产品

与强动力的完美平衡

广汽自主研发的一体式关节产品分为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和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两大类,可分别满足机器人不同部位的性能需求。

人形机器人因“类人结构”和“灵活操作”能力,可在工业作业、家政服务承担精细操作任务,这对其手臂、手腕等关键运动部位的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部位需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多角度灵活转动,同时需确保运动稳定性与操作精准度。而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动精度高等特点,是出色的解决方案。

此次发布的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采用双钢轮与低转矩脉动设计,相比同类产品,同体积下刚性提升50%、输出力矩提升40%,而重量仅为300克,堪称行业轻量化的标杆。其双反馈功能和齿槽力抑制技术使力矩波动控制在1%以内,确保机器人能在精密装配、柔性抓取等场景中动作细腻无卡顿,精准完成人类级别的精细操作。

广汽集团重磅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 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  第2张

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

人形机器人在行走、奔跑、负重等动作中,腿部需要强劲有力的动力支撑,尤其是在搬运重物、爬坡等场景下,对关节的扭矩输出能力要求更高。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就是专为满足腿部这类高扭矩输出需求而设计的。

广汽自主研发的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采用轴向磁通结构,总高度比同类产品降低20%,具备高输出力矩、高力矩密度和高过载能力。它的最大输出力矩能达到200N·m/kg以上,还能支持5倍以上的过载,最大力矩超过1100N·m。这一技术突破就像给机器人腿部装上了更强劲、更稳定的“动力心脏”,让人形机器人在高负载运动时,动力更足、表现更稳,更好地完成各种高强度任务。

广汽集团重磅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 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  第3张

行星减速器旋转关节

低压伺服驱动器

微型化与高性能的颠覆者

广汽自主研发的低压伺服驱动器,具备“小体积、大功率”的核心优势。它的体积是传统驱动器的1/5,仅一个硬币大小,重量仅50克,却能支持100W至4.8kW的功率,体积功率比达到38kW/dm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堪称“小身板、大能量”。

广汽集团重磅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 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  第4张

驱动器、50A驱动器、20A驱动器

该驱动器支持12V至72V的直流宽电压输入,可兼容Ethercat与open两种协议,通信速率高达100Mbps,同步时钟抖动误差极小,仅为1微秒。在控制模式上,该驱动器支持轮廓位置模式(PP)、轮廓转矩模式(PT)、轮廓速度模式(PV)、周期同步速度模式(CSV)、周期同步位置模式(CSP)等多种运行模式,并具备高阶功能,如多段频域陷波器振动抑制、自适应模型前馈补偿、库仑摩擦力及重力补偿等。

在实际测试中,这款驱动器性能表现优于行业标杆品牌,进一步巩固广汽集团在伺服驱动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全产业链布局

抢占人形机器人万亿市场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全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广东省于3月10日出台《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并于4月1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表示,下一步,拟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服务及特种机器人等方面,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重大专项,重点加快灵巧手、空心杯电机、电子皮肤、一体化关节、运动控制、端到端机器人用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广汽集团早在2022年就开始涉足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将技术优势、供应链优势、品牌优势从汽车行业拓展到智能机器人领域。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于2024年底发布,可实现精准动作控制、精确导航定位与灵活自主决策,具备极强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广汽集团重磅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 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  第5张

GoMate能在两轮和四轮模式间灵活切换

广汽集团重磅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 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  第6张

四轮足模式下

GoMate可稳健上下楼梯、爬坡、单边越障

根据规划,广汽集团的智能机器人发展以自研零部件产业化为核心,逐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在技术突破方面,广汽集团计划于2025年实现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的产业化,进行小批量试产试销;2026年推动自研零部件的大批量推广应用,面向全行业供货,实现国产化替代,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2027年布局包括脑机技术等在内的新兴产业方向,进一步拓展机器人产业链。

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

推动自研零部件的大批量推广应用

在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构建方面,广汽集团将于2025年在广州设立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示范区,实现公共安全、汽车后市场两大场景的应用落地;2026年完成商业模式验证,在选定领域推广运用并进行小批量试产,2027年启动大规模量产,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机器人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助力实现“万亿广汽”战略目标。

从工业产线到社区服务,广汽集团的技术突破正在逐步打开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边界。其“远程++本地”的混合控制模式,既能满足安防巡逻、物流分拣等标准化场景需求,又能通过大模型训练实现个性化服务。随着广州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区的落地,一个由机器人驱动的“智能工具”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