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维拉科技关于机器人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涵盖企业排名、产品类型及资本市场动态:一、中国十大机器人公司(综合类)‌优必选UBTECH)‌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教育、娱乐及服务领域,技术处于行业前沿‌。「外骨骼机器人」穿上它,“不行”变“步行”!机器人‌中科院旗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全品类覆盖,是国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埃斯顿自动化‌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实现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一体化自研,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遨博机器人(AUBO)协作机器人领域领先者,主打轻量化设计,适用于3C装配、教育等柔性场景‌。埃夫特智能‌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市第一股,与意大利COMAU深度合作,产品稳定性突出‌。二、细分领域机器人产品‌智能陪伴机器人‌Gowild公子小白‌:情感社交机器人,主打家庭陪伴功能‌。CANBOT爱乐优‌:专注0-12岁儿童心智发育型亲子机器人‌。仿真人机器人目前市场以服务型机器人为主,如家庭保姆机器人(售价10万-16万区间)‌,但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仍处研发阶段。水下机器人‌工业级产品多用于深海探测、管道巡检,消费级产品尚未普及。「外骨骼机器人」穿上它,“不行”变“步行”!资本市场动态‌机器人概念股龙头‌双林股份‌: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订单排至2026年‌。中大力德‌:国产减速器龙头,谐波减速器市占率30%‌。金力永磁‌: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受益于机器人电机需求增长‌。行业趋势‌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面临商业化落地争议,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四、其他相关机器人视频资源‌:可通过专业科技平台或企业官网(如优必选、新松)获取技术演示与应用案例。价格区间‌:服务型机器人(如保姆机器人)普遍在10万-16万元,男性机器人13万售价属高端定制产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人口的最新数据可知,截至2022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达到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而我国是中风病的高发地区之一,在幸存者中约70%—80%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

「外骨骼机器人」穿上它,“不行”变“步行”!  第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外,由于意外事故引起的肢体损伤患者的数量也不在少数。2021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肢体残疾人407万,与其他残疾种类人群相比,人数最多。

「外骨骼机器人」穿上它,“不行”变“步行”!  第2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与肢体残疾患者来说,“说走就走”的步行体验简直就是一种奢望。然而,外骨骼,却为这群人带来了行走的福音。

为了给这类群体提供更好的步态康复服务,助力他们的日常出行,迈步机器人充分发挥核心技术——柔性技术,成功研制出了BEAR-H、BEAR-A、MAX、HRE等系列的康复医疗外骨骼机器人产品。

其中,助行机器人MAX系列是穿戴在操作者下肢的一种典型的人机一体化系统,综合了仿生机构、传感信息检测与融合、人体意图识别与协调控制等机器人技术,有机地结合了操作者的智力和机器人的“体力”,能够跟随人体步行速度和幅度,自动调节助力频率,学习并适应人体的步行节奏,具有更舒适的穿戴体验。

助行机器人MAX系列主要面向卒中、脊髓损伤两大类患者与老人的助行,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平地行走、原地平衡踏步、跨越障碍物等典型的运动步态。

助行机器人建立了基于一体化设计思路的架构,可实现高效、可靠的控制。该设备通过驱动产生所需助力,比如髋关节迈不出、膝关节无力,经过计算电机输出合适的助力。

由于需要与人体协调运动,助行机器人需与穿戴者构成一个人机系统。为了达到协调运动的目的,除了准确的意图识别,还必须构建有效的交互通道、控制环路与控制算法。通过这些,人体的运动意图由机器人准确实时获取,并按照设计的控制作用于人体,进而达到人机交互作用的协调统一。

随着的不断进步与提升,以及在各方科研团体的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肢体残疾或行动不便的人群也可以“健步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