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驱动未来,连接每一程热爱,当智能科技与出行需求深度交融,“拜读未来科技摆渡人生”正以数字化力量重塑中国人的汽车生活图景。作为汽车互联网领域的持续创新者,我们始终肩负三重使命:一、用户的智慧出行伙伴∙ 基于深度学习的「吉利汽车:渡河秘籍大揭秘」推荐系统,每日为3200万家庭精准匹配理想座驾∙ 行业首创的VR+AR全息试驾平台,已构建覆盖全国4S店的12万次沉浸式体验∙ 新能源数据库实现98%车型覆盖,实测续航数据精确度达行业领先水平二、产业的数字转型引擎∙ 自主研发的「伽马」智能营销中台,打通从潜客触达到成交转化的数字闭环∙ 经销商智慧管理系统创造41%的运营提效记录,树立汽车流通数字化标杆∙ 连续五年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持续引领产品研发创新方向三、生态的协同创新平台∙ 与顶尖学府共建车联网实验室,已转化7项突破性专利技术∙ 主导“绿色出行2030”产业倡议,加速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进程∙ 开放平台汇聚2300+创新应用,构建全景式汽车生活服务生态从微观的零部件数据匹配,到宏观的产业数字化升级,我们始终坚信:真正的科技力量,在于让每个关于移动的梦想都获得完美承载。

吉利汽车:渡河秘籍大揭秘  第1张

在吉利汽车的这一轮上升周期中,“摸着比亚迪过河”已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8月8日,吉利正式上市。作为吉利银河系列的全新车型,A7不仅是其在10万级混动家轿市场产品矩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肩负着提升销量的重任。该车型的最直接竞争对手为比亚迪的秦L DM和06 DM。

因此,这被视为吉利“借鉴比亚迪”的又一例证,但笔者认为,恰恰是在这款车上可以找到许多反驳这一观点的依据。同时,若将视角拓宽、放远,便会发现更多不同的亮点。

话语权的“重塑”

作为一款混合动力家轿,能耗是其核心考核指标。比亚迪凭借“一箱油行驶2000+公里”的DM 5.0技术,成功占领了用户的心智,成为行业内的颠覆性力量。尽管后续吉利、奇瑞、荣威等车企也达到了这一水平,但比亚迪作为率先实现这一突破的品牌,理所当然地被公认为“领跑者”。

然而,此次形势有所不同。在吉利银河A7上市前夕,比亚迪宣布其第五代DM技术通过AI升级,刷新了全球插混车最低油耗纪录,NEDC工况下百公里亏电油耗降低了10%,降至2.6L。吉利银河A7的能耗宣传点之一同样是AI技术,不过在舆论场上,吉利的AI技术较比亚迪更早亮相。

吉利汽车:渡河秘籍大揭秘  第2张

早在今年6月,吉利就正式发布了AI电混2.0技术,明确宣告基于星睿AI云动力2.0平台的赋能,吉利对现有雷神超级电混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而升级后的首款量产车型正是吉利银河A7。

具体到数据上,吉利银河A7 CLTC工况下百公里馈电油耗为2.67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2100公里,同样是百公里馈电油耗2L级,同样是把插电混动车型亏电油耗带入“2L时代”。

到底是谁先实现了AI赋能、谁先实现了亏电油耗2L,我们暂且不去评论,但起码在舆论场营销上,这一次比亚迪没能“遥遥领先”,这必然会带来一场话语权和定义权上的“颠覆”。

吉利汽车:渡河秘籍大揭秘  第3张

当然,这还远远谈不上对比亚迪的“全面颠覆”,至多只能算是对其优势的“局部瓦解”,但类似的“局部瓦解”还有不少,比如吉利银河A7同级最大的2845mm的轴距、路特斯团队调教的底盘、油电隔离的安全设计、FlymeAuto智能座舱和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3等。

更重要的还是价格(8.18万-11.78万元),在以上诸多产品亮点之上,银河A7还定出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直接瞄准的就是竞品的终端价格,而非指导价,摆明了是要马上切走蛋糕的。

体系力的胜利

实际上,从吉利银河A7上可以看出,吉利已经开始在细分市场中崭露头角。而若将视角放大,不难发现,吉利的这一轮崛起本质上是体系的胜利。构建体系力并非某家企业的专利或独创。

仍以人工智能为例,进入2025年,AI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概念,但大多数仍停留在噱头阶段,因为构建AI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吉利汽车:渡河秘籍大揭秘  第4张

正如吉利整车研究院院长易新宇所言,讨论AI能力时,必须从算力、算法和大模型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不考虑算力而直接讨论结果,是缺乏意义的。

2023年2月,位于浙江长兴的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正式揭牌,这是全球汽车行业内首个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于一体的超级智算平台,能够支持700多万辆车辆的并发运行。2025年3月,该智算中心升级至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规模迈入万卡时代,综合算力达到23.5 EFLOPS,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者。

特别指出,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是由吉利汽车集团完全自主建设并运营的私有化算力基础设施。其核心架构、数据主权和运维管理均归属于吉利汽车集团,与租用阿里云、腾讯云等公有云作为算力基础的方式有显著区别。尽管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吉利的私有化算力中心更能体现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的决心。

吉利汽车:渡河秘籍大揭秘  第5张

吉利对智算中心的投入从2022年就开始了,这比很多车企2025年“突然”就AI赋能了,显然更可信。因此在AI上,吉利正在成为别人对标的对象,如果按照同样的语境,那也可以成为别人的一块“石头”。

体系力还体现在吉利老生常谈的“架构造车”上,这是吉利自燃油车时代就一直在坚持的,从SPA/CMA到SEA/GEA,吉利的架构造车能力在不断精进,而这些架构无一例外都取得了销量上的成功。

吉利汽车:渡河秘籍大揭秘  第6张

比如吉利银河A7 2845mm的轴距,中国家轿用户永远对更大的空间有诉求,但空间想变大牵一发动全身,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表示,拉长尺寸不难,难的是如何平衡“空间、车重、低能耗”的不可能三角,而银河A7能实现越级空间靠得就是背后的架构。

比如吉利混动车的油电路分离,据易新宇介绍,这需要把所有技术重构,把原有架构全部打散后进行正向思考,把每一个线束、管路都重新布置,吉利能做到也是架构能力的体现。

比如智舱和智能辅助驾驶,同样需要好架构做底子。

此外,供应链垂直整合也是体系力的一部分,吉利之所以能迎来这轮强势产品周期,关键在于完成了核心供应链的垂直整合,从三电核心零部件到智舱智驾,从芯片、智算中心到卫星、飞行汽车,从硬件到软件,吉利全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最终获得了技术、成本、供应、效率的综合领先优势。

通常供应链垂直整合也被认为是比亚迪的强项,这观点没错,但这不是比亚迪的独创,在全球范围内类比的话,吉利的供应链垂直整合模式更接近丰田的模式。

体系力的胜利就意味着,胜利是可以被复制的,爆款是可以不断出现的,而吉利已经用、、星舰7、星耀8等车型,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吉利汽车:渡河秘籍大揭秘  第7张

“打造爆款的逻辑很简单:以市场为导向,用户为中心,掌握用户的痛点,并把用户痛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配置,满足用户的需求。”范峻毅这番话其实是对吉利体系力的最好概括。

长期主义才是那块石头

在汽车这个周期性极强产业,没有人可以保证在每一个周期都保持领先,但只要企业能够掌握汽车制造业百年发展的底层逻辑,就能一直跑在这条马拉松的赛道上,所以如果一定要给车企们找一块过河的“石头”,最好的答案应该是——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需要体系力,更需要战略定力,在这方面,吉利同样有不俗表现。

吉利汽车:渡河秘籍大揭秘  第8张

回顾吉利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次波折和数次战略转型,从《宁波宣言》到《台州宣言》,每次转型吉利都秉承着长期主义的理念,拒绝短期价格战,坚持长期技术投入与全球视野,不断开辟新航道,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在过河的过程里,吉利在每一个阶段或许都有一个对标对象,但指明方向的那块“石头”从来没变过。